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离退休管理处网站!

  1. 首页
  2. 养生天地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养生天地

养生漫谈

  •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者:
  • 浏览量:

 

可以说,一杯清茶,浓缩了一个人的整个一生。人生总会有苦乐,生活总会有得失,很多事放下,放不下;很多世态,看穿,看不穿;许多人,许多事,过去了,就让它成为风景。

一个人从出生、成长、立身、立业、立家到退休,可以说看透人生,看透了生命,看透了名利,经历了岁月的打磨,经历了曲折和挫折,留下的只是人生的足迹,成就的却是自己的丰富的阅历、涵养、修养。

六十岁,退休了,是人生新生活的开始,他的生活脚步慢了,却可以细细品味人生,欣赏人生旅途中各种景色,享受于向社会提供自己辛勤劳动后的成就感中,享受于无忧无虑的轻松生活中,享受于品味酸甜苦辣的回忆所带来一番别致感觉中,六十岁的人过去叫是人生的晚秋,现在可以叫人生的早春,但只有早春才有它与众不同的风采。

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以后的老同志一切从心所欲、顺从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很重要的是后面三个字:“不逾矩”。得不违反规矩。那么应该怎么去做,我认为应该是:“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从心所欲要不逾矩”。

1、 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

对外界没什么抱怨了,养老金多少不计较,对孩子是否常来不在乎,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要求,能吃好就行,房子不在大小,够住就可以,对自己,有兴趣的事就去做,对别人的看法不顾忌,对身体的衰老不惊慌,对死亡不恐惧,一切顺其自然。

2、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

面对生活各种遭遇都坦然面对,遇到高兴的事,不过度兴奋;遇到愁伤的事,要尽快摆脱伤感;遇到失意的事,不计较。甚至对疾病的伤痛也能坦然面对,默默承受,不管是遇到什么事,都是保持从容安定的心理状态。、

3、从心所欲要不逾矩 

从心所欲并不是什么也不管,要不逾矩,要合乎规矩,违法的事谁也不会去做,和老同志、老同学、老朋友之间,在家庭内部之间,多讲情,少讲理。在家庭中就只讲情,别讲理,没有什么谁对谁非。老两口相伴健康地度过余生,就是幸福。只要合乎情理、合法的事,那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你感兴趣,只要你高兴,只要你快乐就行。

七十岁以后,人人一个样,都是追求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别追求高寿,要追求高生命质量,高的生命质量、才是完美的人生。人在中途,七十岁也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对前七十年已经度过。80岁以后又是新的起点,90岁以后,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总把自己放在人生旅途中,总会感到来日方长,就不会感叹自己年老力衰,来日苦短了,就会高兴的过好每一天。向前看,新的一天,总会有新的生活内容,也总会有新的快乐,你就会看到生命的一份希望和念想,记住来日生活的美好。

随便再谈一点,刚才说了三个从心所欲,度过晚年。再谈什么心,啥心、心!心是啥?健康的心态是生命的保护神。我认为养生就是要做到欢心、爱心、恒心、静心、虚心。这是心理健康,心灵登高的五要素。强壮你的五个心,乐乐哈哈保青春。只有做到“五个心”,才能避免和化解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保证精神心理和形体健康。

1、欢心

欢心就是欢乐的心、快乐的心、欢笑的心。乐观、开朗、愉快、喜悦的心情,是人体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俗话说:“举世皆从愁里老,乐观才是长寿药。”乐观像春天的鲜花,夏天的甘泉,爱的臂膀,母亲的抚摸,它是生命活动中最深层的活力之源,是最强大的抗病卫士。乐观开朗的性格,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和畅气血,能激发血液白细胞的数量,畅通血液循环,调整血压及心脏的代替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强身健体,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证治百问》中说:“人之性情最喜畅快,形神最宜焕发,如此刻有长寿之性,不惟祛病,可以延年”。始终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以开朗豪放的情怀处理世事,乐以忘忧,胸怀宽广,方可健康长寿。有关这方面古人总结的话很多,咱们只记住一句好记的养生之语:“笑一笑十年少,恼一恼老一老”。“微笑是一种精神保健操”。因为笑使人胸腔增添活力,肺部会收缩,血液中的含氧量增高,促进血液循环,活跃神经细胞,增强抗病能力。笑能增加人的愉快感,幸福感。消除那种削弱防御系统的恶劣情绪,对治疗神经系统和心理疾病非常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多笑呢?应该多和爱笑的人在一起,掌握引起发笑的窍门,多看一些幽默的笑料,多和一些天真的孩童在一起等等,逢人和颜悦色,笑口常开,可使精神焕发,气血顺畅,有益于身心健康。让微笑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2、爱心

   古人云:“养生莫如养性,养性莫如养德”。“养德尤养生第一要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仁者寿,智者乐”,“大德必有其寿”的观点。

  俗话说:“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为人首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有尊敬他人、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把他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他人,为人处事做到“常念信、无念欺”、“常念善,无念恶”。诚如百岁寿星药王孙思邈所说:“性自既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径也”。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要有爱心,爱是什么?爱是通向人们心灵的桥梁,爱是打开人们心扉的钥匙,爱是驱逐冬日严寒的火炉,爱是抵挡夏日酷暑的甘露,爱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能增添精神生活的乐趣。爱事业、爱生活、爱社会、爱他人,爱自己,无论何时何地,爱心永远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古今中外的先哲早就认识到博爱友谊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美国爱默生比喻“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孔繁森说过:“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法国谚语说:“人生无友,恰如生命无太阳”。让我们架起爱心的桥,畅通健康的路。以善心和爱心为自己的健康撑起一片天。

著名健康教育家洪昭光先生养生八珍汤提出:“慈爱心一片,好肚肠二寸,正气三分,宽容四分,孝顺常想,老实适量,奉献不拘,回报不求”。将慈爱的心放在首位。强调“爱心”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3、恒心

恒心就是满怀希望、信念和志向。希望、信念和志向力量是惊人的,它是一个人精神上的自我强化剂,是唤起蕴藏在内心力量的号角,是祛病延年的武器,是不良情绪的克星。他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张力,进而促进植物神经系统,有效地调节调动机体的巨大潜能,长寿老人总是以希望与信念为向导,在生活的征途上,始终扬起理想的风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这方面从历史看有恒心的干事业的名人很多,如郑板桥是清代名士,集书法家、画家、文学家、清官于一身的名士,他一生忍受了太多的不幸,3岁丧母,30岁丧父又丧子,39岁丧妻,57岁有丧子,连他的官场生涯也极其坎坷,“两革功名一贬官,萧萧华发镜中寒”。郑老夫子迭遭不幸,但他竟然活到了73岁。

在当代的名人中,虽屡遭劫难,但坚韧而高寿者,更不乏其人。比如,因《红楼梦研究》一书而蒙受数十年灾难的著名红学家俞平伯的活到了90 高龄;因“人口论”而被革职挨批的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也活了100岁,还有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先生也活力100岁……若问上述诸公的长寿之道,毫无疑问,应该是“坚忍”造就了他们的长寿。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唯有坚忍,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艰辛,忍受别人所不敢忍的灾难。方可成为人中的千岁兰和胡杨树。就能坚持下来,坚忍者,有恒心者长寿。

4.静心

养生之道,贵在一个“静”字。《黄帝内经》指出“清静则肉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金元四大家之首刘完素所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养生延命录•教诚篇》强调“静能寿,躁能亡。”《养生八笺》指出:“心静可以固元气,万病不生,百岁可活。”清代养生家曹廷栋说:“养静为摄生首务”。

“相逢借问留守求,淡泊宁静比药好”。保持淡泊宁静的心里状态,适度感受外界事物,尽量减少或避除各种不良情志刺激,以安养心神。即是有较强的致病因素,也不能侵害人体。倘若心神过于躁动,乱而不定,神不守舍,必然扰乱脏腑,耗伤气血,招致疾病,催人衰老。

在当今社会如何做到清静以养神?

一是要恬淡虚无。超然脱俗,淡泊宁静,“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住,听其自来,应其自然,任其自去,念愤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生之法也。”《寿世青编 .养心法》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提出十二少为摄生之本,十二多为丧生之本。“故善摄生者,常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好、少恶……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行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志溢,多喜则忘错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丧生之本也。”

在现实生活中,遇事应持静,“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然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会取静,便是安身之命的功夫”《养生药言》。“当得意时,须寻一条退路,然后不死于安乐;当失意时,须寻一条出路,然后可出于忧患。”《订增养生药言》。在得失面前应采取超然淡泊的态度。

二是要淡于名利。古人早把“名利不除”作为“养生五难”之首。医圣张仲景在痛斥那些不注意保健身体“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之人时慨然反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历史上,药王孙思邈就是淡于名利的身体力行者,朝廷三次邀请他去京都长安,封以高官厚禄,他均婉言谢绝,潜心医学,为人治病。正是由于他心神宁静,不图名利,气血调畅,才享以百岁高寿,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三是闭目养神,习练静坐气功。要求心无杂念,盘膝而坐,全身放松,闭目塞听,排除外界干扰,凝神入静,将注意力集中在脐下丹田处。久练气功,则心平气和,心神宁静,避免了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从而达到清净养神的目的。

四是要学会简单生活,切勿贪心,患得患失。这里讲一个农夫和商人的故事:法国人从莫斯科撤走后,农夫和商人在街上寻找财物。他们发现了一大堆未被烧焦的羊毛,两个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归途中,他们有发现了一些布匹,农夫将身上沉重的羊毛扔掉,选些自己扛得动的较好的布匹,贪婪的商人将农夫所丢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统统捡起来,重负让他气喘吁吁,缓慢前行。走了不远,他们有发现了一些银质的餐具,农夫将布匹扔掉,捡些较好的银器背上,商人终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压得他无法弯腰而作罢。

突降大雨,饥寒交迫的商人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湿了,他踉跄着摔倒在泥泞当中;而农夫却一身轻松地迎着凉爽的雨回家了,他变卖了银餐具,生活富足起来。

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是:大千世界,万种诱惑,切勿贪心。

五是勿为金钱所困。须知“金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金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金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金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金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金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金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金钱可以买到钟表,但买不到时间;金钱可以买到武器,但是买不到和平。”

金钱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静以养神,并非绝对的神静不用。“用进废退”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只有适度用神,虽值古稀之年,仍能神清智聪。

5.虚心

虚心就是要具备虚旷的心、宽广的心。虚怀若谷,虚心学习。虚心是古往今来被人们公认的美德,是心灵的必备品。它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是黑暗中指引方向的路标,是乘风破浪前行的有力武器。

《尚书》有云:“满招损,谦受益”。虚心是空化自我心境的过程,是超越物质,提升人生境界的准备。

虚心好学,勤于用脑,善于思索,是大脑的营养剂。虚心是创造力的源泉,虚心更能显示人的智慧。人人都希望自己充满智慧,聪明过人,然唯有虚心学习,不断进取。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拥有智慧。牛顿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但他与普通人并没有多少不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也正是他这种虚心的精神境界,才能始终置身成功、掌声、鲜花、羡慕、敬仰之外,不断探索前进,终有所成,集创造力、智慧于一身,对科学作出那么大的贡献。

先哲“生有涯,学无涯”的感叹,“活到老学到老”的格言,时刻保持虚怀若谷虚心自省的心胸,唯有通过“虚心”的历程,我们的心灵才会拥有一个体验“恩典”、“美善”和“亲情”的空间,人们的思想和心灵才会青春永驻。

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虚旷的心,就是要做到宽容。它是一种美德,拥有这种美德的人,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宽容,是一位朋友,拥有这位朋友的人,会通行无阻于天下;宽容是一抹阳光,拥有这抹阳光的人,会获得从内到外的健康。宽容,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绿色通道。宽以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宽容是一门做人的艺术,宽容,是自我思想品质的一种进步,也是自身心理修养的体现。宽容是人与人协调和善相处的法宝。宽容的人,会避免发怒生气,从而取得心理平衡,避免心理疾病。

美国密歇根州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设想向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报复时,血压会明显上升;当他们想像原谅时,血压则明显下降。研究表明,宽恕,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的心身健康都是有益的。原谅曾伤害过你的人,有助于化解积怨、消除隔阂,特别是会赢得对方的尊重,结果会使你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平衡往往会产生一种快乐和满足感,对健康大有好处。

以上谈了五个心的养生之道,如何增加自己五个心的毅力,强壮你的五个心,乐乐哈哈保青春,高高兴兴迈长寿。

另外,谈一下人养生除了五个心外,还要顺四时。老天爷都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人为如适应,提点小建议。

人顺时养生是孙思邈早就提出的观点。因为四时变化,必然影响到人的情绪变化。春季戒暴怒,忌情怀忧郁,要心胸开朗,乐观愉快,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的生机而生,与自然界阳气萌动的规律一致。

夏季万物茂盛,情志也应随盛夏而充盛饱满。但夏日炎热,易致心绪烦躁,应静神宁心,不急躁,即“使志勿怒”以防止加重热邪。

秋天气候渐转干燥,气温渐降,草枯叶黄,花木凋零,易有凄凉心境,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应精神内守,不受肃杀之气影响,不燥不急,收敛神气,“使志安宁”。

冬天寒风凛冽,万物蛰伏,为保证冬令阴气伏藏;人的情绪也应伏藏于内,以求精神安静。也就是说,人们的情志、情绪因时。因地、因事都会变化,提醒人们注意随时调节,以适应客观规律的变化,方有益于健康

老年人的“七少”养生法。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七少”,只有这样才能够健康长寿,颐养天年。

1.少食:老年人每顿饭不能都吃得过饱。因为吃饭过饱,就会使血流长久地集中于肠胃上,导致其他器官相应缺血或处于抑制状态,人就会产生困倦感,甚至会诱发胆囊病、糖尿病、肥胖病、导致早衰。古人云:少食即大补。

2.少怒:在七情中,怒是最强烈的一种情绪,发怒会使气机不畅,出现气逆和气滞,引起心脑血管病。

3.少坐:俗话说“久坐伤肉”。长时间的保持坐着的姿势,就会使脉络淤滞,气血不畅,导致下肢萎缩、肿胀、脉管痉挛出现青紫、行走困难。

4.少言:少言并不是说让老年人不要说话,而是不能大声说话或者喋喋不休,如果长时间的大声说话,就会使人中气不足,影响呼吸气管的功能,不利于健康。

5.少欲: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物质上、精神上的需要和追求,但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勿脱离主、客观条件,甚至想入非非,那样我们最终会因失望而产生痛苦,导致积忧成疾而影响健康,所以老年人应该减少个人私欲。

6.少色:这就要求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寡欲以养精,如果好色纵欲,不但会引起机能衰退,使人精疲力竭,还会造成机体的分泌紊乱,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7.少卧: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在睡眠时间上也要有节制,如果长时间卧床休息,就会损伤阳气,肠胃消化力减弱,身体的抵抗力随之衰减,容易得病。

老人凡事慢半拍,健康自然来。

从康寿的角度去认识慢半拍的功用,可能人体各器官会随年岁增长而逐渐衰退,对外界的反应不够灵敏,快节奏的生活容易诱发疾病,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因此,老年人生活节奏以慢半拍为好。特别在以下几个方面尤应注意:

1.进餐:老年人由于各种腺体的退化,唾液、胃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都相应减少,加上牙齿不好,不能细嚼,容易消化不良,吸收不好,导致营养不良。同时,由于老年人咽部的吞咽反应迟钝和不协调,若进食过快,易使食物误入气管,如果抢救不及时,则会发生“噎食猝死”的可能。因此,在进餐时,除讲究食物的营养配比和易于消化外,还应特别注意食物的细嚼慢咽,以防发生意外。此外,近年来经专家们的实验还表明,细嚼30秒便能使致癌物质的毒素失灵,按咀嚼一次一秒计算。一口饭咀嚼30秒再吞咽下去,就有可能达到抗老防癌的目的。

2.排便:老年人由于牙齿的脱落或松动咀嚼能力低下,加之少吃纤维食物和活动少,不利肠蠕动,以致常出现便秘。如果排便用力过猛,容易使干结的粪便擦破肛门,引起肛裂,痛苦难堪。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在采用蹲便时,腹腔和下肢的血管受压,流向大脑的血液增多,如果屏气排便,猛然用力,可使血压骤然升高,有引发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因此,老年人排便时切勿操之过急,应慢慢用劲,以防意外发生。此外,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和夫妻过性生活时,都应慢半拍,避免意外发生。

3.体位的改变:老年人的心脏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每次心脏收缩向全身回流血液相对减少,同时脑血管弹性减弱,接纳血液也较少,因此,容易出现头昏、眼花等现象。当卧位变成坐位或由蹲位、坐位改变为立位时,如果动作过快,就会使脑的供血量不足,导致大脑短暂性缺血、缺氧,发生眼前发黑或突然昏倒,甚至诱发其他严重疾病。此外,老年人关节本已不够灵活,加上平时少活动,遇开关门窗、高处取物、弯腰搬东西,或背后有人叫喊转身、转头应答时,由于动作过快,用力过猛,很容易发生颈、肩、腰、膝等关节扭伤甚至骨折。因此老年人在体位改变或体力活动时,动作要缓慢一些。

4.步速:老年人由于各种机能的减退,举步不如年轻时轻快,身体重心前倾,行走过快容易摔倒。同时,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跌倒后又易引起骨折。因此,行走速度宜放慢,并注意身体重心的平衡,必要时还可以带上手杖,以防跌倒。

小心谨慎,减少生活中的意外。

老年人由于特殊的体质所以要慎对生活中的意外,特别是以下情况最容易发生意外。

1.排便:排便是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排便时因腹压增加,会使血压猛升,所以,排便时切不可操之过急,不可用力过猛,不宜久蹲。老人最好用坐式便器,还应重视对便秘症的防治。

2.情绪变化:不少老人常在不合时宜的场合突然去世,如生日宴会、朋友聚会,或玩麻将时,这主要是因大喜大悲,高度兴奋,因而导致心率加速,血压骤升,诱发中风或心肌梗死等。所以老年人必须时时注意调节稳定自己的情绪,避免愤怒、悲伤、恐惧等七情突变。既需防大怒而“气死人”,更要防“乐极生悲”。

3.饮食不节:吃饭过饱,特别是中午或晚餐进食高脂肪、油腻食物过多,不但难以消化,更会增加胆固醇等沉积在血管壁上,加重冠状动脉病变,增加心脏负担。若同时再过量吸烟饮酒,更容易使血压猛增,损害肠胃、肝、胆及胰腺功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及胆囊炎等症病,使肝硬化等病情加重,甚至会导致死亡。

4.看电视:老年人在电视机前发生猝死事件常有发生,尤其是患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持续性看电视,不仅会导致视觉疲劳,看着情节紧张惊险的影视节目或球赛之类,因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速、冠状动脉痉挛,因而容易诱发心肌梗死或中风。所以,老人看电视不但时间不可过长,而且应该以欣赏与消遣的轻松的心情去看,若聚精会神、过分投入地长时间观看,则对老人健康十分不利。

5.突然起床与猛回头:研究表明,酣睡一夜醒来之际,特别是刚睡醒的一刹那,若猛然起床最容易诱发中风,有人称其为“魔鬼时间”。睡眠之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各项生理功能处于低速运转,睡醒的刹那间生理功能要迅速恢复正常,交感神经与肾上腺兴奋,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之一夜睡眠,体液丢失,血液变得粘稠,大脑供血不足,血栓容易形成,故易诱发脑血栓导致中风。所以当晨醒之后,应赖床五到十分钟,舒展活动一下,让血液循环、血压等有个调节过程,然后再从容起床穿衣,绝不可刚刚睡醒就一跃而起。

老年人多患脑动脉硬化,导致大脑供血减少。突然猛回头,致颈动脉受压而变窄,血液减少与减缓;再猛回头还会刺激颈部交感神经,使脑部血管痉挛。这样大脑就会出现短暂性缺血、缺氧,轻则会出现头晕、耳鸣等,重则会发生一时瘫痪。若多次发生大脑短暂缺血,会诱发脑血栓形成。因此,老人的诸多动作,行为宜缓,不宜快。

9个“一分钟”,老人保健好轻松

老年人在早晨醒后不必立即起床,可闭目养神,在床慢慢做一些保健动作,不仅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且能增强各器官的功能。

1.手指梳头一分钟:用双手手指由前额至后脑勺,依次梳理,增强头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流量,可防脑血管疾病。且可使发黑又有光泽。

2.轻揉耳轮一分钟:用双手指轻揉左右耳轮至发热舒适。这是因为耳朵布满了穴位,这些穴位通向全身。这样做可使经络疏通,尤其对耳鸣、目眩、健忘等症,有防治之功效。

3.转动眼睛一分钟:眼珠可顺时针和逆时针运转,能锻炼眼部肌肉,提神醒目。

4.叩齿卷舌一分钟:轻叩牙齿和卷舌,可使牙根和牙龈活血并健齿。卷舌可使舌头活动自如并且增加其灵敏度。

5.伸屈四肢一分钟:通过伸屈运动,使血液迅速回流到全身,供给心脑系统足够的氧和血,可防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四肢关节的灵活性。

6.轻摩肚脐一分钟:用双手掌心交替轻摩肚脐,固肚脐上下是神厥、关元、气海、丹田、中等各穴位所在位置,尤其是神厥能预防和治疗中风。轻摩也有提神补气之功效。

7.收腹提肛一分钟:反复收缩,是肛门上提,可增强肛门括约肌收缩力,促使血液循环,预防痔疮的发生。

8.蹬摩脚心一分钟:仰卧以双足跟交替蹬摩脚心,使脚心感到温热。蹬摩脚心后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有活经络、健脾胃、安心神等功效。

9.左右翻身一分钟:在床上轻轻翻身,活动脊柱大关节和腹部肌肉。

人老腿不老

人老了,腿脚就不灵活了,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有些人年老了仍然腿脚灵便,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皇帝内经》看来,腿脚变老是因为肾气降低、肾精不足的缘故,所以防治腿脚衰老要注意养肾。此外,还需要经常活动双腿,这样才能标本兼治。这里推荐一套锻炼腿脚的保健动作:

1.倒退行走有益循环:倒退走有利于静脉血由末梢向近心方向回流,更有效地发挥双足“第二心脏”的作用,有利于循环。另外倒退时,既改变了脑神经支配运动的定式,强化了脑的功能,还可防止因废用而致脑萎缩,每次倒退百步为宜。

2.四肢爬行降血压:用四肢爬行50米。爬行时,躯体变成水平位,减轻了下肢血管所承受的重力作用,血管变得舒张松弛,心脏排血的外周阻力下降,有利于缓和高血压,这已为大量实践所证实。

3.踮脚走路练屈肌:踮脚走路,就是脚跟提起完全用足尖走路,行走百步,这不但可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讲,还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

4.足跟走路练伸肌:即把足尖翘起来,用足跟去走路,这样是练小腿前侧的伸肌,行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阳经。

5.侧方行走练平衡:侧方行走可使前庭的平衡功能得以强化,有预防共济失调的作用。先向右移动50步,再向左移动50步。

6.卧位运动趾与踝:仰卧床上,双下肢平伸,双足一起做屈趾、伸趾交替运动30次,五趾分离、并拢30次,然后屈髋、屈膝、伸屈旋转踝关节30次,这是整套运动的准备动作。

7.坐位蹬滚子运动:把长40厘米、直径10~20厘米的圆木或石滚子放在地板上,人坐在床边,双足蹬在滚子上前后滚动100次,可以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

8.踩足按摩促回流:如果有3~5岁的小孩,你可以趴在床上,双足背贴床面,足心朝上,让孩子赤脚踩压你的双足。孩子的足跟对准老人的脚心,做踏步动作50~100次,对促进血液回流大有好处。没有孩子帮助,也可自己按摩。

老人如能每天坚持一套上述锻炼,一定会推迟双腿先衰的到来,也有利于心脑脏腑的保健,你不妨试试看。

适时洗澡

勤洗澡是保持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但对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来说,频繁洗澡却不一定是件好事。健康专家说,老人洗澡太勤很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通常来说,一周一次即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更需要呵护和休息。就像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健康,而过度的锻炼反而对身体有伤害一样,适当洗澡有利于皮肤清洁,但过频洗浴却可能造成伤害。老年人的皮肤跟年轻人不一样,由于老化,皮肤油脂少,比较干。如洗澡太多,不仅对皮肤是一种刺激,而且容易损伤鳞状上皮细胞,使皮肤的自然“防御”功能降低,招致细菌入侵,引起疖肿、癣类等皮肤病。

老人洗澡的频率应视皮肤的情况和具体的季节来决定,一般冬天洗澡一周一次就够了,春秋天一周两次为宜。夏天天热出汗多,如果是体质较胖,皮脂腺分泌旺盛、出汗较多的老年人,洗澡次数可适当增多;但体瘦出汗少的老人则最好控制次数,特别是冬天和春秋天不出汗的时候,可以用擦澡等方式来替代泡澡。

老人每次洗澡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15~20分钟为宜,洗完澡后,需休息片刻再离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或者心脏不好的人适宜洗“半身澡”。因为长期浸泡在水中,水压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血液循环易导致意外。

健康听力让晚年更精彩

人到60岁左右,大约有百分之三十会对高频的尖细声产生听力困难。到了80岁左右,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的老人高频听力损失达到50~70分贝。怎么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呢?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绪。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可使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血液中的红细胞与血小板相互黏着,发生血行障碍,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聋的发生。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并有效地扩张微血管和软化红细胞,从而有助于内耳的血液供应,有效地防止听力减退。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要戒除烟酒。

3.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为防止药物性耳聋的发生,用药之前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医生询问是否有耳毒性,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氨基酸苷类抗生类为并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药物。因此,避免滥用此类抗生素将是降低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家族中有耳毒药物过敏史者也应当慎重用以上类型药物

4.避免噪音的接触:耳朵长时间接触噪音可导致噪音性耳聋,强烈的噪音对耳朵听力损失会更大,应远离噪音,听收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听久了应休息一会儿,避免听觉疲劳。

5.经常按摩耳朵:可促使内耳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廓,捏耳垂,也可以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也可闭目静坐,用两手食指分别置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离开两耳孔,如此连续做10次。此运动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有醒脑健智、聪耳明目的作用。

6.不要随便掏耳朵:俗话说“耳不掏不聋”有一定道理。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胀、发炎、溃烂,掏耳朵时,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听力逐渐减弱,是人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你的听力在年老时有所减弱,请不要耿耿于怀而要泰然处之。一些老年人特别是并有动脉硬化病,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发耳聋;积极治疗这类疾病对防止微循环障碍,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的速度非常重要。

老年人的“膳食科学”

世界上好多国家都有居民膳食“金字塔”来指导人们的膳食,其实老年人也有适合自己的膳食金字塔。近年来,美国托福大学研究人员对70岁以上老年人的膳食“金字塔”做了修订和补充。

1.多饮水。原有金字塔的底部由占份额最大的食物组成,包括玉米、米饭、面包和面条等。现今,金字塔的底部以8个份额的水、果汁或汤组成,与谷类粮食仅占6个份额的上一层相比,水分占的位置更为重要。因为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是即使口渴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如年轻人那样明显,时常有体内缺水的危险。新的金字塔强调老年人应多饮水,以防止大便秘结和机体缺少水分。

2.充足的特殊营养物质。老年人的活动量与食入量日渐减少,为了保持老年人的体重和健康状况,金字塔严格要求每日必须提供充足的特殊营养物质,例如抗氧化物质以防止伴随老人产生的自由基损害;提供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质来保护骨骼的健壮;提供丰富的叶酸来维护胸力活动的充沛并减少脑卒和心脏病的发生。金字塔还提醒老年人要注意摄入营养密度高的食物,主要指蔬菜,水果,水菠菜、橘子、黄色的甘薯和南瓜、色泽鲜艳的水果等。水果往往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叶酸,如草莓、芒果等。

3.高纤维素的摄入。在好的金字塔中,几乎每层都尽可能加入纤维素的象征性标志,多吃全谷类粗粮,选择糙米,而不是精米,多吃胡萝卜、橘子而不仅是喝胡萝卜汁和橘子汁,每周至少两次吃豆荚类食物,用大豆、扁豆来代替肉类食品。由于老年人大多数存在肠功能逐日衰退的问题,这些高纤维素食物同时含有较低的胆固醇,从而减少了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险性。

4.某些营养素需要额外补充。由于老年人机体代谢功能的减弱而影响了部分老年人所必须营养物质的摄入和吸收。因此,老年人额外补充一些机体需要的营养素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对防止骨质疏松是必要的。补充维生素B2能帮助机体维持正常神经功能以及减少痴呆的发生。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会逐渐出现萎缩性胃炎和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并由此导致对食物中维生素B2吸收减少,而纯维生素B12补充剂能很好的被吸收。但大多营养学家都认为维生素的补充不能取代健康食物的选择,如每日一杯牛奶是钙、钾和维生素B12最好的来源。

5.和传统金字塔相同的是,塔的顶尖部分是份额最小并提倡限制的脂肪、油类和甜食的摄入,如蛋糕、饼干、快餐和各种小吃。这些食品热量高但营养物质少,老年人不宜多吃。蛋白质的供给要注意相互搭配,如谷类、豆类、瘦肉、蛋禽的相互搭配以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从而做到平衡膳食。

老年人不宜经常喝粥

对于肠胃功能衰退的老年人来说,饮食清淡很重要。因此,粥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食物。我们不否认粥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老年人牙齿一般都不太好,而喝粥不用细嚼。但专家指出,为了健康,老年人不宜经常喝粥。

粥毕竟以水为主“干货”极少。在胃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体积的粥在营养上距离馒头、米饭,还是差得不少。尤其是白粥,单靠各类谷类的搭配远远达不到人体的需求量,老年人长期喝粥,必会导致营养不良。

水含量偏高的粥进入胃里后,会稀释胃酸,这对消化不利。

因此,老人在饮食上追求清淡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如果只是因为牙齿不好而选择喝粥,那就要先把牙治好。对大多数老人而言,平时吃饭,把饭做汤烂些就可以了,或在正常饮食之余偶尔换着吃吃面条,喝点粥。

即使是喝粥,也要弄个肉菜,不能清淡到只吃咸菜;为了保证营养均衡,至少应该在粥里加点肉或菜,而不要只喝白粥。

老年人运动选择

老年人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更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安排好老年人的体育运动是欢度晚年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的运动也要对症下药。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原因,身体各组织器官逐渐衰退,且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发病率都较高。因此,老年人在活动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如下的运动项目:

1.散步:散步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这种散步速度虽慢,但如能够连续走几千米,效果不可低估,一般健康或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皆可选择这种步行方法。他有调节大脑皮质功能,调节心血管功能,有利于通便,有助于睡眠的作用。运动量可大可小,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调节。为起到明显健身作用,以中速(每分钟80~90步)或快速(每分钟100步以上)为好,每日步行1个小时,双休日可以多走一些。

2.慢跑:慢跑即健身跑,是一种耐力性的有氧运动。跑步比走步更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跑步能消除心血管疾病隐患、防止血中胆固醇含量增加、减肥,并有返老还童之奇效,使人健康、愉快,不少国家的老年人将慢跑视为长寿的秘诀。慢跑每2~3步吸气1次,再跑2~3步呼气1次,跑步快慢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节。初跑时,速度要慢、距离要短,速度可每分钟30米或每分钟50~70米,跑与走交替,以走为休息,时间5~10分钟。以后可逐步增加到110~130米,跑步时间可逐渐延长到15~20分钟。每周锻炼3~5次。跑步后注意放松活动,可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使身体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

但患有下述疾病者应禁忌跑步:脑血管疾病、严重的心功能不全、严重的心律失常、糖尿病、靠药物治疗稳定的高血压、过度肥胖症、传染病等。

3.骑自行车:骑自行车运动可锻炼肌肉系统,锻炼肢体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增加心肺功能,新陈代谢等。中老年人骑自行车要注意骑车的姿势,骑一段时间应适当调整一个姿势,活动一下筋骨,或推车步行一段路程,再继续骑行。骑车的速度和距离应根据个人体质量力而行,并要注意交通安全,最好在车少,人少和大气污染不严重的路上骑。

4.健身操:各种形式的健身操在近十年来发展很快,深受人们尤其是妇女的欢迎。由于有音乐伴奏,给人以美感,而且又是集体 操练,所以对许多不习惯于独自锻炼的人来说有特别的吸引力。如果套路和动作编排得当,一套45分钟的健身操,可以给人以全面的运动效果。

5.太极拳:太极拳尤其适宜老年人。练习时,动作缓慢,延续不断,配合呼吸,肌肉放松,思想集中。简化太极拳较容易学会。如不能完成全套动作,可分节练习。太极拳柔中有刚,阴阳结合。练太极拳,最大的用途就是改善神经系统。练拳的人,平衡动能好、脑子好、走路不摔跤。实践证明,太极拳不仅具有健身强体和延年益寿的作用,而且还有防病治病的功能,有助于增强心脏、呼吸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改善新陈代谢和精神面貌,对延缓肌力衰退,骨质变性,防治或延缓发生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肥胖病、抑郁症和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作用。

6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性健身运动,所有的肌肉群和内脏器官都参与有节奏的活动。它可改善呼吸功能,加快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增强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抵御寒冷、预防疾病。游泳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可大可小,速度可快可慢,很适合中老年人运动健身。老年人游泳姿势不限,如自由泳、蛙泳、蝶泳、仰泳、踩水、侧泳等均可。每日一次,速度不宜太快,时间不宜太长。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皮肤病、中耳炎、肝炎、鼻窦炎及其他传染病患者不宜游泳;饭后,酒后不宜立即游泳。游泳中若出现头晕、恶心、寒战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出来。

7.球类运动:适合老年人的球类运动有健身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台球、门球和高尔夫球等,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爱好和条件选择。

①健身球。健身球可锻炼手指活动,增强掌力、指力和腕力,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预防脑出血的发生,长期坚持,可祛病延年。

②羽毛球。打羽毛球可锻炼全身肌肉、有益于健脑的作用。打羽毛球的速度可快可慢,距离可近可远,运动量可随时调节,很适合老年人健身。

③网球。可有效地锻炼心肺功能及肌肉的力量、灵敏性和协调能力,调节身心健康。

④乒乓球。打乒乓球可锻炼全身肌肉,锻炼人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性,有益于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改善视觉器官功能,解除眼睛的疲劳;调节神经系统,排除不良情绪。

⑤台球。可锻炼脑、眼、手、脚,而达到健身目的。

⑥门球。运动量不大,比赛时间短,适宜老年人锻炼。

⑦高尔夫球。以棒击球,可锻炼腰部肌肉,适宜老年人运动锻炼。

健身专家指出“千万不要只做一种运动,单项运动效果有限,运动多样化仅对身心健康更有益”。运动多样化的主要目的在于更全面的健身。

活动不要过劳、过急、过早。

有人说老年人就要享清福,不要再去运动了,也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也不列外,要加入运动的行列中。那究竟该听谁的呢?《皇帝内径》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是:主动;但要“动”得适度,动静结合,以形劳而不倦为宜。也就是说老年人要运动,但不能过于疲劳,要掌握形体活动的适度性。

有位老年人过70,经常到一座公园去锻炼身体,并夸耀自己的身体比其他人的身体要好。一起锻炼的一个小伙子跟他开玩笑说“既然你的身体这么好,敢和我比比俯卧撑吗?”老人当即应允。试想一下,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怎么能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相比呢?结果做了20多个,老人就已经很吃力了,到了30多个的时候就已经满头大汗了,但他不听别人的劝告,继续和小伙子比赛,没想到做到50个的时候,老人便一下趴在地上,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

举例中老人的死,与其说是心脏病突发,倒不如说是因为老人运动得太急,过量了。身老了,人体的各项功能开始减退。这时候再像年轻人那样折腾,不出现意外才怪呢。

老年人运动时必须防止过度劳累,做到“形劳而不倦”。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见到这样一些老年人:平时不运动,待在家里睡觉、看电视,想起来运动时就会运动到大汗淋漓,这好像是锻炼了,其实是折腾。在中医里汗血是同源的“夺血者无汗,夺汉者无血”。汗出太多的时候,血就要受损了,所以老年人活动要和缓,并要持之以恒,其实老年人最好的锻炼方式是每天走路。走到什么时候呢?走到身上微微有汗,气血开始运动起来就行了,这时内在的废弃物已经排出了,就达到目的了,切不可运动到大汗淋漓。另外、气功、太极拳等比较舒缓的项目也是可以选择的。

再有就是老年人不能一大早起来就出去运动,为什么呢?《黄帝内经》里说凌晨3点到5点(寅时)是肺经当令,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是人体从静变为动的一个开始,从寅时开始,身体进入了一轮新的循环,气血也开始重新进行分配。人体从静到动的转化,气血重新转化的过程,都必须在深度睡眠中完成。而人老了之后,气血能量已经不足了,没有可供分配的东西。容易在四、五点钟就醒来。如果这时候你醒来了就不要过早锻炼。起床的时候,一定要缓一下,不要急着起床,因为老人的整个气血水平很低,猛地调动它,就容易引发危险。

上一篇:养老新思想

下一篇:书画的养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