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离退休管理处网站!

  1. 首页
  2. 枫叶文苑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枫叶文苑

端午记事

  • 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者:
  • 浏览量:

公元2008年的农历五月初,我国首次放了端午节的假日。这可是在我七十余年的人生历程中的首次,于是便有了许多的端午的回忆。

小时候,每当端午节,便有了一些必不可少的活动。先是前几日,女孩们便早早地做起了香包,文学作品中称之为香囊的。等到我上小学三年级以后,自己也会学做香包了。甚至,将做香包的底料偷偷带到了学校,下课时也做,于是满教室里便有了香药的香气在淡淡地散发,不仅预示了端午节即将来临,而且也使人们的心情随着这种香气愉快了好些日子。带香包到教室也是女孩子针线活才艺的相互学习,相互暗比的长进过程,我那时觉得缠粽子是最好的香包技艺了。缠得好的同学,缠一个大粽子,在诸角上再缠小粽子,多得有缠许多个的,一大嘟噜。粽子是中间先用较硬的纸做一个立体的菱形的底模,再用各色鲜亮的彩色丝线搭配一圈圈地匝缠起,将底模全部覆盖住。丝线的搭配有各人自己艺术眼光的考验,也有经济条件的制约。例如,零用钱少的,便买不起十二色丝线,只能买六色或更少的种类,缠出来的色彩自然不如色彩多的好看。据说还有廿四色的丝线,这点我也仅是听班上年纪大的女生说的。缠粽子的技术还在主体菱形的每个拐角处打的折,缠的好的粽子拐角处是最重要的着力点,粽子缠好后不仅平滑如水,且拐角不会脱落,那可叫真功夫,比用真的粽叶包粽子的技术不知高超多少倍呢?             

端午节前两天起,各种香包已在同学们衣着胸前、腋下、领  口等有盘扣的地方上佩戴起来,一串串的五彩绚丽的大小粽    子、绣工精致的猫、狗、老虎、狮子、青蛙(我们家乡俗称尕嘟子)、蛇、蝎子、蜈蚣、穿红兜兜的小胖小子手脚并用的抱南瓜、柿子、葡萄……真是枚不胜举,使人眼花缭乱,教室里弥漫着香药的香气。孩子们手腕上、脚腕上还要绑上光泽鲜艳的五色丝绳,说是避邪,又说是长命百岁绳,反正是好看,每个女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美丽、喜庆、自得的幸福表情,眉宇间无不透漏着欢乐。五月五那天还要穿上最鲜艳的衣服,头上也扎起五彩绳的花结,鬓角和耳朵后面还要抹上雄黄酒。当然,白蛇传的故事会在此时一遍遍地被各人用不同的方式重述。早上上学前一定会吃油糕,中午放学回家一定会有糯米粽子吃。好像下午放学时,节日的气氛已到了尾声,然而,家家院门、房门上的艾蒿还会有余香散发,爱国诗人屈原便一年年在端午节的民俗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的活生生的代表。那时的我,从不觉得屈原距我们两千余年了,反而觉得那头戴峨冠,身着广袖长衣的飘飘诗人,似乎永远呈现在自己面前,他的高昂的身影,他的随风摆起的长袍下摆和胸前飘逸的长髯,似乎你只要迅跑几步,就可立即抓捕到一般,而最难忘的,将是他那永远昂首、大步只向前行的动态身影!